学校资讯
严冬防疫,守护成长——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
发布时间:2024-12-27
浏览量:176

科学防护,从我做起。冬季各种传染病进入高发期,人群中易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那么各类传染病如何预防,我们一起去看看吧!

1.如何预防出血热

防鼠灭鼠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关键,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,灭鼠为消灭传染源,及时打扫环境卫生,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。

保持环境卫生

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,室内保持整洁,定期通风,衣物、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。及时清理垃圾,消除鼠类栖息活动的隐蔽场所,切忌玩鼠,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,从而控制和消除传染源。

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(头痛、眼眶痛、腰痛),三红(面红、颈红、胸部潮红,呈酒醉貌)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,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,尽早规范治疗。

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、简单、可靠的保护措施,应尽早、全针次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。16岁-60岁人群全程免疫3针,其中前两针间隔14天,第三针间隔1年,不受流行季节和地域限制,安全可靠有效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10

2.如何预防甲流

做好个人防护 保护环境卫生日常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在流感流行季,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,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。

注意日常营养 坚持健康生活

饮食规律,营养到位。充足睡眠,劳逸结合。坚持锻炼,增强体质。心态平和,乐观积极。

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。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,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19

3.如何预防流感

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,讲礼仪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
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,均衡营养,充足休息,适量运动,保持自身免疫力。

多通风 少聚集

勤开窗通风,加强空气流通。在流感流行季节,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密闭场所,去时建议佩戴口罩。

做好个人防护出现流感样症状时,应居家休息,进行健康观察,避免带病上学;外出或接触他人时佩戴口罩,减少疾病传播。若出现病情加重,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
接种流感疫苗
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、有效的措施,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26

4.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

少接触或不接触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。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较强,潜伏期较长(1~3周),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,因此当家人或周围人感染肺炎支原体后,尽量减少与其接触。

做好个人防护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,因此需做好通风和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。 

营养均衡 适当锻炼从保持充足睡眠、营养均衡、适当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入手,增加抵御病原体的能力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33

5.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

常通风尽量使居住场所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和清洁卫生。

及时隔离,做好消毒一旦出现腮腺或舌下腺肿大症状,应及时就诊、隔离治疗。

接种腮腺炎疫苗

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措施,对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、未接种过疫苗的人,应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39

6.如何预防感染性腹泻

保持手部卫生饭前、便后、加工食物前应按照“七步洗手法”正确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,但需注意,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,不能代替洗手。 

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,蔬菜瓜果彻底洗净,烹饪食物要煮熟,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。 

居家隔离 避免传染

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,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,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。
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,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46

传染病预防,科学洗手是关键,我们要牢记“内、外、夹、弓、大、立、腕”的七字口诀,有效地通过洗手去除导致疾病的病菌,大大降低传染带来的健康风险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7170251

秋冬季节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,科学防护,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,让我们从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